初冬時節,水稻豐收,玉米飄香,麥苗青青,林木繁茂,一幅絢麗多彩的生態畫卷在江蘇黃海農場舒展開來……這是江蘇農墾黃海農場把黨的工作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優勢的有力印證,是廣大黨員干部踐行“銳意改革創新、勇擔職責使命、奮力實干爭先”企業核心價值觀的實際行動。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企業發展的“根”和“魂”。黃海農場公司黨委聚焦國企業改革重點任務,緊緊圍繞“抓改革、強管理、增活力、促提升”,深入推進一系列改革措施,將黨的建設貫穿企業改革發展全過程、各領域,不斷提升企業黨組織領導力、組織力、戰斗力,引領高質量發展,加快一流企業建設。
黨建強服務,為農業強筋壯骨。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在黃海農場11萬畝水稻收割現場,一臺臺大馬力收割機高效運作,將一粒粒飽滿的稻谷收入倉中。“高效節能的大型收割機成了農業生產規模化、集約化的主力軍。”農機中心主任卜永清說,“近兩年,我們充分發揮黨員示范作用,帶頭對農機裝備進行升級,更新180馬力以上拖拉機150臺,技術改良一次性播種機和小型履帶拖拉機分別為150臺和70臺。”
“黨旗紅”守護“秋收黃”。“三秋”一線,到處活躍著黨員志愿者的身影。在農業生產一線,農場公司黨委班子成員帶領黨員志愿者加入掃糧、推糧農忙隊伍;鮮食玉米生產車間,機關、社區支部黨員們積極發展人脈優勢,拓展鮮食玉米銷售渠道……高高飄揚的黨旗,為產業發展生產注入了“紅色動能”。
黨建興科技,讓產業“闖”出新路。在黨建與產業發展的深度融合中,黃海農場公司黨委堅持把黨組織建在產業鏈上、把黨員聚在產業鏈上、把人才育在產業鏈上,推進多項產業創新技術推廣應用落地,不斷闖出產業發展新路子。
前不久,江蘇農墾科技創新大會上,黃海農場與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就聯合技術開發“鮮食玉米高質高值加工全產業鏈關鍵技術研發”成功簽約,達成深度合作,為農場產業創新注入了強大動力。
黨員組建精英團隊,科技攻關顯成效。今年,黃海農場試驗種植鮮食玉米500畝,組建由黨員參與的研發團隊,通過創新改良、試驗示范、研發和配套系列農機設備,實現鮮食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
黨建賦能,產業發展欣欣向榮。黃海農場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守軍率隊赴山東益客集團調研白羽肉雞產業發展;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朱濤帶隊與省農科院專家赴哈爾濱調研鮮食玉米產業發展;黨組織牽手南京林業大學科研團隊打造工廠化育苗基地20畝、藥用牡丹實驗基地6畝;與南京林業大學、南京大學共同開展楊樹種質資源創新項目攻關試驗,推進“科技BV1攻關”,25畝楊樹種質創新示范點正全力創建。
黃海農場公司黨委認真學習踐行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持續深化選人用人三項制度改革,在人才工作上持續發力,選好人,用好人,推行全員崗位聘用制和競爭上崗、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制度,有效激發干群干事創業的激情和斗志。農場公司黨委通過“三級”聘用、“三輪”選崗,采取一級聘一級、一級抓一級、一級管一級的方式,旗幟鮮明地樹立起干部職工“能上能下”導向,打造“班子更團結、工作更高效、職責更明確、作風更清廉”的干部隊伍。目前,黃海農場公司、黃海分公司、宿遷分公司800多名干部員工全部重新組合,聘用到位。通過競爭上崗擔任十三生產區主任的張文泉說:“不唯年齡、不唯資歷,憑實績、講能力,感謝聘用制和競爭上崗選人用人制度的創新,讓我能有機會參與分公司現代農業建設,我將倍加努力。”
黃海農場各黨支部還實施“傳幫帶”制度,由經驗豐富的老黨員帶領剛入職的新青年,幫助青年干部填知識空白、補素質短板、強能力弱項,抓緊抓好青年干部源頭儲備,充盈“源頭活水”,為青年干部成長搭臺賦能,夯實青年干部“善思、樂寫、能說、勤干”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