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第一縷晨曦輕輕掀開夜色的帷幔,淮海農場產業發展中心菌菇生產基地已開始新一天的忙碌。自春分以來,由淮海農場公司、蘇墾農發淮海分公司和農場社區管理人員組成的志愿者隊伍,緊緊圍繞菌菇產業創星目標,深入生產基地,大家鉚足干勁抓生產,沖刺蛇年“開門紅”。
“今年的羊肚菌產量較高,品相也好,但這種菌菇較為‘嬌氣’,大家在采摘時一定要輕摘輕放,防止損壞。”羊肚菌生產基地技術員袁亞洲一邊教授采摘要領一邊說,“采摘時盡量采大留小,這也是提升日后菌菇產量的關鍵。”當一筐筐鮮嫩的羊肚菌抬出菌棚立即便轉運至冷庫暫存降溫,另一批志愿者便對采摘的羊肚菌進行去根莖、分揀、裝網箱和烘干作業,為下一步市場營銷做好倉儲準備。
羊肚菌種植從去年不足4畝擴充到如今的50畝,特別是先一批羊肚菌每個大棚超800斤的菌菇產量,讓產業中心的管理者們又歡喜又憂愁。喜的是先期的辛苦得到了豐碩的回報,眼看豐收在望;憂的是如此高的產量讓采摘加工等管理用工捉襟見肘,還要面對接下來幾天的高溫挑戰,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
為應對連日來的高溫天氣,菌菇生產基地除了做好日常防陽網、草簾遮陰和噴淋設備降溫,還根據大棚溫度變化,通過間隔放置冰塊、大功率空調調節溫度,以保持棚溫的變幅在羊肚菌最適范圍內,避免過高氣溫給羊肚菌的正常生長帶來影響。
令人感動的是,自進入高溫天氣以來,淮海農場每天由80名左右人員組成的志愿隊伍,他們在完成各自本職工作的同時,以小分隊的形式,根據工作量的變化,又被分配在采收、分揀、加工、運輸和加蓋反光膜、運冰、安裝空調等各個環節上,大家以產業為重,一切圍繞菌菇生產搞突擊、搶收成,以實實在在的成果確保將豐產在望的菌菇變成豐收到手的果實。
“淮海的志愿者團隊真是幫了我們大忙了。”產業發展中心負責人顧明輝在看到棚內外有序的工作鏡頭和一袋袋烘干并包裝好的羊肚菌干入庫時開心地說,“有了大家的支持,我們搞產業發展的信心更足了!”
產業發展,淮海人重任有肩。連日來,淮海“菌人”們以志愿服務的精神奮戰在產業發展一線,以實際行動為農場菌菇產業發展保駕護航,助力菌菇產業“出圈”“創星”。